大宗商品断崖式“降温”

上一篇     下一篇
更新时间:2012-07-13    来源:上海金融报   浏览次数: 3550

    炽热的中国经济正在降温,人们担心的物价疯涨、通货膨胀加剧的局面在6月得到了显著缓解。与此同时,经济尤其是工业企业生产活跃度的下滑也愈发明显。截至6月,PPI指数的四连降开始引起市场另一重担忧,与其紧密相关的大宗商品价格"断崖式"下跌被认为是主要诱因,钢铁、金属铜、动力煤、塑料、成品油……多米诺骨牌式的下行趋势是否警示实体经济迫在眉睫的危机,市场正在密切关注未来中国经济的走势

  PPI连续下跌预示经济低迷

  对于一直担心通货膨胀会如6月飓风般影响日常生活的人们来说,最新出炉的6月CPI数据,就像是一粒定心丸。7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显示,6月份,全国CPI同比上涨2.2%,环比下降0.6%,创29个月新低。

  此前几个月不断攀升的食品价格似乎放慢了步伐。统计显示,6月份最后一周,商务部重点监测的食用农产品价格以降为主,18种蔬菜批发价格连续两月回落,比前一周下降2.5%,比5月初下降28.6%;猪肉价格连涨两周后再次回落,比前一周下降0.7%,同比下降21.2%。

  不少经济学家表示,去年普遍担忧的物价上涨压力正在消退。首先,对CPI影响最大的食品价格一直在下降,包括蔬菜、水果、猪肉;同时,在6月2.2%的涨幅中,去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约为1.4个百分点,而新涨价因素只有约0.8个百分点。"预计未来CPI仍会处于继续探底过程中,最低点在7-10月任何一个月中都可能出现,其中7月可能在2.0%左右。"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这样判断。

  然而,就在人们为物价的"退潮"而感到高兴时,另一个困扰中国经济的问题也正显露征兆,与6月CPI同时公布的PPI(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创下31个月以来新低。

  6月份PPI数据显示,当月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1%,环比进一步下降至-0.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2.5%,环比下降0.8%。上半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0.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0.3%。

  业内专家分析,6月份PPI继续负增长主要是受大宗商品价格快速回落影响,目前国内生产资料价格,包括国内煤炭等燃料动力类价格、水泥等建材价格、钢铁等冶金类价格都出现快速下降。而受PPI连续走软影响,前5月我国工业企业利润持续为负值,也说明了企业生产活跃度的逐月萎缩。

  商务部监测数据显示,6月25日至7月1日,有色金属、农资、能源、建材、钢材、轻工原料价格下跌。其中,有色金属价格下跌0.9%,能源价格下降0.7%,原油价格下跌2.3%,为连续第11周回落,累计跌幅达20.8%。实际上,废品价格一天一个价无疑是映射PPI走势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随着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回落,废品价格在上半年上演了大幅跳水的行情,整个废品行业的回收价格平均降了约40%。不仅废纸,其他如塑料瓶,钢、铁、铜等边角料的回收价格也在走低。

  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表示,随着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及需求的回落,可以说通胀已成为过去式,真正代表第二产业的PPI数据证明中国的通缩已经很严重了。"未来对抗通缩的方法需要出台更大力度的政策,特别是加大政府投资。随着需求的不断下滑,未来企业业绩回落趋势可能会超过此前市场的预期。"

  PPI今年已经连续跳水,此前业界认为上半年环比有望企稳,但从近两月同比、环比双降的情况看,PPI企稳尚需时日。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表示,全球经济不景气拉低大宗商品价格,国内生产性需求疲弱,导致近期PPI持续下行,也显示实体经济需求疲软。PPI的持续回落也显示企业生产活动不活跃。这一点从6月PMI数据表现出来的低迷上也可以得到验证。数据显示,6月中国PMI为50.2%,比上月微幅回落0.2个百分点,创7个月以来新低,其中新订单、购进价格指数明显回落,表明影响企业生产预期的因素仍然很多,企业生产的恢复仍需要很长时间。

  钢价全线下跌首现全行业破产

  PPI的连续负增长,仅仅是判断中国经济走势的一个指标,事实上,它背后代表的多个大宗商品价格早在今年上半年就出现"雪崩"式的暴跌。

  "新华-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显示,截至7月9日,中国港口铁矿石库存为9791万吨,周环比增加45万吨。过去,铁矿石供不应求,是国内各大钢厂拼命争取的资源。但如今大量"远渡重洋"而来的铁矿石只能囤积在各大港口,等待钢价回暖、行业形势好转。

  以青岛港为例,曾经它是中国最大的铁矿石进口港之一,铁矿石进口量几乎占了中国总进口量的1/7。曾经每天有1万多辆卡车和30多列火车载满铁矿石,从港口驶向河北、山西、陕西等中国内陆省份---卡车有两层楼高,每列火车长达1.5公里。但如今这些曾经珍贵的资源却堆积在港口的货场中,销售不掉。有贸易商介绍,这些被堆积的铁矿石通常是贸易商买来或钢铁厂预订的,但随着铁矿石价格的下降和需求减少,很多钢铁厂不愿兑现合同、贸易商则找不到下家接手,就演变成了这种景象。

  据了解,中国支付的铁矿石价格已从2011年9月份的顶点下降了超过三分之一,降至每吨130美元左右,巴西淡水河谷在价格上一再向中国钢厂优惠促销,但钢厂们仍没有表现出购买的兴趣。铁矿石"急转直下"的命运并不是突然改变的,而是国内钢铁业持续低迷的一个缩影。

  据中国钢铁协会发布的一季度钢企盈利报表显示,2012年一季度的中国钢铁业惊现全行业亏损现象,这是进入2000年以来,首次出现整个行业的亏损。"钢铁业现在产能严重过剩,我们的利润率从2008年以前的最高10%,降到现在0以下了。"某钢铁厂销售经理表示,6月份钢铁市场经历残酷的去库存过程,大中小型钢厂都面临生存危机。

  7月9日,全国17家主要钢厂发布调价信息,价格再次全线下跌。数据显示,上述17家钢厂均对建筑钢材产品进行调整,价格继续下跌,下调幅度从10元/吨到120元/吨不等,下跌幅度有所收缩。从建筑钢材方面来看,本次出台调价的钢厂主要集中在华东、西南、华北、西北、东北等地。且上述地区主要钢厂建筑钢材出厂价格全部下跌,而即使在钢厂出厂价格继续下调的情况下,钢材现货市场走势也依然不乐观,需求的持续低迷,造成市场成交较差,而预计未来钢厂的报价将继续下挫。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作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2011年中国钢铁需求增速放缓至8%,2012年则可能放缓至4%。分析人士表示,国内钢铁行业自去年10月份便进入严冬,由于供需方面的双重压力,钢铁行业至今一直处在亏损的边缘。虽然在5月末由于国内钢价受发改委审批项目速度加快、银行月末突击放贷等政策层面消息带动止跌企稳。但最根本的是国内市场整体需求依然低迷,在供求失衡的国内钢市,钢价的"严寒"或许才刚刚开始。就目前来看,钢铁价格至少将回到两年前的水平。

  近期,武汉钢铁集团计划开办养猪场的新闻,令市场对钢铁行业的不景气有了新的认识。按产量计算,武钢是中国第四大钢铁制造商。实际上,在过去几个月,中国许多实力强大的钢铁集团都在悄然扩展核心业务之外的领域。比如,全球第三大钢铁制造商宝钢集团在去年实现的187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中,有一半来自非钢业务,而前年这一比例还仅为20%。

  但能开拓"非钢"业务的企业毕竟只是少数,大部分没有"非钢"业务的钢铁公司更是脆弱不堪。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仅为25.33亿元,同比下降达94.26%。如果除去"非钢"产业,全国钢铁行业炼铁炼钢主业绝大部分都处于亏损状态,而"非钢"业务大部分都不在上市公司资产中。

  煤价不复"好时光"

  与钢价可称得上"难兄难弟"的还有焦煤价格,该类大宗商品同样正在"暴跌"的通道中挣扎不已。

  最近几个月来,曾经风光无限的"煤老板"们如今正盯着不断下跌的煤价烦恼不已。秦皇岛海运煤炭网日前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最新一期环渤海动力煤综合平均价格报收652元/吨,比前一报告周期下降了24元/吨,继续刷新该指数设立以来的最低点。

  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在行业内具有"风向标"的作用,其连续十周下跌,正在行业内引起连锁反应。数据显示,从今年5月9日至7月10日,环渤海地区发热量5500大卡市场动力煤已经连降十周,累计降幅为135元/吨,跌幅达17.1%,后四周的单周跌幅均达到了20元/吨以上。其中,在6月27日至7月3日的报告期内曾创下单周最大降幅---26元/吨。

  业内专家表示,宏观经济形势的低迷,进口煤冲击、水电出力的增加及电企库存的高企,仍旧是煤炭成交不旺的原因;以上原因叠加,更兼之煤企的产量保持增长态势,促成秦皇岛煤价十周连跌,其惨烈程度已超越2008年。

  目前国内煤价的深幅跳水已经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包括中煤、山西焦煤集团等煤企纷纷开始裁员降薪,而政府对煤企的救援力度开始加大。据了解,河南省拟定多项政策,包括停止向煤企征收价格调节基金,后者于7月份起正式暂停征收。河南省煤炭价格调节基金于2011年9月开始征收,其标准为:原煤20元/吨、洗选煤30元/吨、焦炭35元/吨。河北方面,新一轮的煤炭重组方案正在进行中,仅邢台一地近期即关闭了14家煤矿企业;陕西方面,榆林市将六家国企整合为榆林能源集团,谋求煤市寒冬中抱团取暖,这六家国企是:榆神煤炭公司、煤炭运销集团、煤炭出口集团、资源勘探公司、盐田开发公司、煤炭物资经销公司。山东省煤炭工业局也于近期表示,下半年将根据市场需求,适度调整煤炭生产供应量,特殊时期可以实行临时性限产压库保市场等措施,保持省内煤炭年产量稳定在1.5亿吨左右,以平抑省内煤炭价格。

  不过上述指施能否取得效果,还有待市场观察,分析人士认为,当前经济增速下滑,冶金、建材、化工等几大主要用煤产业的行情尚未出现明显好转,工厂开工率难有大幅变动,国内煤炭需求乏力。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耿志成表示,虽然有一些特殊事件造成短时间内国际能源价格上涨,但是不会改变近期煤炭价格下滑的大趋势。而中信建投煤炭行业首席分析师李俊松则测算出,在量价齐跌的形势下,上半年煤炭上市公司总体业绩增幅可能会降到5%以下,而全年则可能为负。"煤炭行业利润从2010年以来,增速一年比一年低。2010年行业利润30%多,到2011年下滑到15%到20%之间,今年一季报6%,今年全年估计是负增长。今年应该是次贷危机以来煤炭行业最差的一年。"

  下半年经济有望"稳中趋升"

  与钢价、煤价相比,作为全球大宗商品"基石"的石油价格走低,则代表着全球经济复苏乏力,而这更为中国经济实现"软着陆"蒙上了一层阴影。

  7月10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宣布,自7月11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420元和400元。这次降价是继5月10日和6月9日之后中国今年第三次下调国内汽柴油价格,也是2008年12月实施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以来国内油价首现"三连跌"。成品油价三连跌,重新回归"6时代"。不过,尽管如此,在国内市场上,成品油依然出现了某种程度上的滞销情况。

  中宇资讯分析师高承莎表示,成品油调价后第一天,全球原油期货收盘价格出现大幅度下跌,对于刚刚经历"三连跌"的成品油市场是一个比较沉重的打击,也对市场蠢蠢欲动,将要复苏的购销操作心态产生抑制。"目前影响成品油价格走势的最重要因素,是原油走势。从供需面分析而言,主营库存多数时间处于中高位,因此客观来讲,市场短期内成品油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不会出现实质性转变。"

  事实上,国内大宗商品的不断走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盘指数。从道琼斯-瑞银大宗商品指数反映的情况来看,自2月下旬以来,从原油到铜再到棉花,大宗商品价格的平均跌幅达到了9%。纽约商品交易所的原油价格两个月前还远在每桶100美元以上,如今已跌至84.96美元。年初迄今,棉花的价格已经下跌了22%。大宗商品价格报告机构普氏能源资讯的数据显示,作为美国钢材基准价格的热轧卷板价格在两个月内下跌了13%。

  分析人士表示,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中国经济增速正在放缓,欧债危机骤然恶化,美国经济重新引发投资者的担忧。而大多数的经济减速都会体现在大宗商品价格当中,从这个角度来看,大宗商品价格已经开始下跌,并将持续下跌。而跟大宗商品挂钩的行业还不仅仅是其直接生产厂商,还包括航运在内的运输业。

  波罗的海贸易海运交易所干散货运价指数(BADI)周三继续下降,因大型海岬型船舶需求疲弱拉低运价。分析指出,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今年迄今累计下降约34%,而海岬型船运价今年也累计下降约73%。海岬型船舶载重量15万吨,通常运输铁矿石和煤炭等货物。上述数据显示,大宗商品的危机已经开始向相关产业链蔓延。

  "大宗商品处于国民经济的最上游,其由市场供需交易出的价格变化趋势往往能提前反映中下游产业的景气程度,从而成为观察经济运行的一项先行指标。"上半年以来,铁矿砂、钢材、铜、铝和大豆等大宗商品的进口价格同比下跌,为未来经济增速反弹带来不确定性。

  海关总署的最新数据显示,进口价格指数基本逐月下滑,由1月的上涨7%下滑至6月的下跌1%。业内专家认为,作为宏观经济运行的先行信号,大宗商品价格短期内还将维持疲弱态势,这也一定程度上为三季度实体经济能否整体复苏打上了问号。

  不过,市场上也并非都是坏消息。大宗商品数据商生意社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7月份上旬,追踪制造业经济运行状况的大宗商品供需指数(BCI)结束连续两个月负向区间运行后再次转正,终值为0.11,显示出经济运行逐渐显现出企稳的迹象。

  数据显示,7月份上旬,BCI指数追踪的八大板块中,包括化工、纺织、农副以及橡塑板块价格均率先企稳反弹,涨幅较大的橡塑板块商品价格连续10天上行,累计均涨幅达到2.78%,而下跌的板块中仅建材和钢铁两大板块,但板块跟踪商品的均跌幅都不超过1%。

  星展银行环球金融市场副总裁兼高级投资策略分析师黄明发指出,中国央行今年以来已经两度降息、并两度下调存准率,不排除未来的降息或减存准率的措施会继续接踵而来。中央于已5月中开始加快推出多项基建项目,预计在下半年的经济增速将会逐步在第三季的数据中显现。因此,中国经济在下半年加速增长(至少比第二季来得好)的可能性增大。此外,政策微调加上两次降息,将增强市场活跃度,房地产投资也不会有大幅度下滑。"总体而言,来季市场的投资活动将会稳中趋升。一旦数据有所改善,有助于降低市场对中国经济'硬着陆'的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