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推动产业供给侧改革

上一篇     下一篇
更新时间:2016-05-26    来源:   浏览次数: 2077
    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一个重点和难点是化解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

   在昨日召开的“第十三届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上,多位业内专家指出,中国推进供给侧改革将有助于修复钢铁、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失衡的供需关系。在改革压力相对较小的有色金属市场上,供给侧改革已经悄悄拨动投资时钟,在价格运动中,企业对衍生品工具的运用有助平抑价格波动风险、提升供给侧改革效率。

   供给侧改革启动

   “有色部队”悄然反弹

   在美元压制及供需过剩的情况下,去年年底,沪铜、沪铝、沪锌、沪铅分别在33110元/吨、9650元/吨、11770元/吨、11645元/吨附近创出本轮熊市新低。

   今年以来,在市场人士讨论底部在哪里的时候,有色金属悄然展开一波中级攻势,截至昨日,沪铜从本轮价格低点已反弹7.2%,沪铝反弹25%、沪锌反弹23.4%、沪铅反弹8.6%。沪锡也从上市以来价格低点反弹了21.5%,而沪镍在下跌后维持微幅波动。

   以锡为例,国际锡业协会中国区首席代表崔琳指出,锡在所有金属品种当中是最小的一个品种,其市场容量相对较小。从基本面来看,崔琳表示,通过对比锡和其他品种,锡在2015年产量同比减幅是基本金属品种中最大的。2016年整个锡市场产量减幅预计同比在5%、6%,在基本金属品种中比较突出;另外,从库存来看,今年1到4月份,锡的库存减幅也相对较大,尤其是伦敦金属交易所库存最低到3000、4000吨的水平,是过去几年中的最低水平。

   从LME锡交易和基金机构的数量来看,今年1月份之后,基金对这一品种的参与度明显提升,仅次于锌。“基金经理的净多投投寸数量所占比重较高与这波锡价上涨有密切关系。”崔琳说。

   回顾这轮价格攻势启动的背景,去年以来,逐步推进的供给侧改革政策,正逐步从平衡供需的层面影响价格,有色企业有望走出泥潭。

   在此之前,2001年,中国十种常见有色金属产量仅为884万吨,而2015年达到了5090万吨,增幅近6倍,有色金属的产量、消费量和贸易量连续14年均排列全球第一。

   江西铜业集团副总经理吴育能表示,在投资驱动下,前十多年来,各地的盲目投资和扩张造成了大量的产能过剩,行业竞争激烈,企业经营形势非常严峻。根据有色协会统计数据,2016年一季度8538家规模以上有色行业亏损面为27%,超过了1/4。其中铜矿采选亏损面积为40%,铅锌矿采选亏损面积也达到30%,若价格继续走低,亏损面积将进一步加大。

   这波反弹最显著的铝价已经对此有所体现。市场人士认为,供给侧改革将对具备行业整合能力、但长期受制于去产能和整合阻力的行业龙头带来显著边际改善。其中,电解铝需求弹性将率先恢复,同时作为首批规划的五个去产能重点行业之一,率先受益。

   去年以来,有色行业采取限产减产措施的动作频频见诸报端:稀土集团限产保价,中国主要锌冶炼商联合减产,中俄联手减产铝产品等。在政策新驱动和价格波动中,有色企业在转型阵痛、涨价甜蜜中也面临着新的不确定性。

   下一个牛市还有多远

   在经历了5年大宗商品熊市之后,如何把握拐点成为投资者关注的问题。

   经济学中对商品的基本分析方法即供需——投资时钟:需求疲弱导致价格下降,之后供给下降,再之后需求恢复,供不应求导致价格增长。

   相关分析人士认为,供给侧改革措施可能会加速周期新阶段的到来。

   对于近期有色金属价格的涨势,崔琳表示,前一段时间有色金属价格经历了一个比较大、比较快的涨幅,这一段时间又有一些调整。就锡来看,近两个月,伴随着消费淡季的到来,可能使价格面临一定下行压力,但是预计跌幅不会太大。

   “从整体需求来看,目前过剩情况并没有得到完全改善,可能有一些好转,但这是暂时性还是趋势性的变化,现在判断还为时过早,困难时期可能还没有过去,因而在价格上也不会有很大的突破。”崔琳说,供给侧的变化将是影响锡价的长期因素,现在锡市场的库存处于非常低的水平,如果将库存和消费量做比较,周供应量大概只有5到6周。未来几年,随着库存不断被消耗,包括产量水平的限制,其周供应水平还会继续下跌,基于此,未来几年锡价表现应该比较乐观,预计到2020年,锡价还有可能重回3万美元左右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