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外期权“独乐不如众乐”

上一篇     下一篇
更新时间:2016-05-27    来源:   浏览次数: 1997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实体企业的经营风险陡然增加,其在利用远期合约进行对冲以降低风险的同时,逐渐把目光盯向场外期权市场。

  在昨日“新常态下的场外衍生品应用与服务论坛”上,刘胜喜专家表示,近两年中国衍生品市场发展非常迅速,截至目前,大宗商品场外期权交易额达到100亿元。“随着国内场外市场的发展,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正在增加。”刘胜喜说。

  在Eclispe Options联合创始人贾非看来,对于场外期权市场来说,流动性非常重要。比如,对冲基金Amaranth Advisors主要是投入天然气和能源,其资产规模最高的时候有90亿美元,但是在短短的三周就亏损了50亿美元,主要是因为他们判断错误和流动性风险太大。

  因此,他认为,中国的期权市场不仅需要有机构参与进来,还需要散户来参与,不过需要对散户进行投资者教育,“不能光靠几个大的机构来维持市场,中国的市场太大了”。

  他认为,中国的实体经济和资管行业都需要期权来规避风险。据介绍,在国外其实很多实体企业都是利用期权来套保。

  “从期权本身来讲,对于交易者的要求不如期货高,所以在国外很多实体企业是选择买保险的方式进行风险规避,他们把风险转嫁给相对专业的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在市场对冲化解。”永安资本副总经理李金禄说。

  他认为,没有期权,中国的资本市场是不完善的,中国的金融市场需要创新。“期权方案要创新,期权产品也要创新。没有期权,中国资管产业的增长就会比较困难,因为没有期权,机构就很难设计产品,而投资产品少对资管来说是一个头疼的问题。”贾非直言。

  在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石油风险管理部相关负责人看来,开展场外期权业务“独乐不如众乐”。比如,刚开始做期权时,很可能只有一两家给你报价,这样不知道对方的报价是低还是高。“做交易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流动性风险,扩大对家的数量,这样才能让自己在市场上拿到一个公允价格,实体经营商就不会因为专业上的弱势,导致资产亏损。”上述负责人说。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目前国内场外期权业务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想要实现“众乐”恐怕没那么容易。李金禄建议,发展场外衍生品业务先要建立团队,“场外市场太复杂,需要有各方面的人才来配合业务发展,不仅需要懂期权的,还要有懂现货的和懂风控的人才”。

  同时,他建议,产业链企业可以先少量尝试,正如听十次会议也不如做一单的效果,“企业一定要亲身尝试场外期权业务,初始阶段不太懂,那就少做一点”。

  此外,企业还要有自己的现货业务。“有些企业是做现货业务出身的,但接触金融以后现货都不想做了,这是不行的。因为大宗商品的根基还是在产业、在现货,如果根基不牢,老是飘着也不好。”李金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