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 国际国内财经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更新时间:2018-12-14    来源:   浏览次数: 2532
国际财经要闻

【欧洲央行维持三大利率不变,年底终结QE】  欧洲央行12月利率决议宣布,维持三大利率不变,符合市场预期。具体来看,欧洲央行维持主要再融资利率在0.0%不变,维持隔夜贷款利率在0.25%不变,维持隔夜存款利率在-0.40%不变。此外,欧洲央行宣布,确认今年12月底结束QE。

【媒体:沙特将大幅削减对美国的石油出口】  据悉,沙特2019年1月份将急剧削减面向美国市场的石油出口,以期明显地降低石油库存。沙特2019年1月份发往美国市场的石油装船甚至可能会测试2017年后期所录得的最近30年低点58.2万桶/日。届时,沙特总体石油出口将下降至大约700万桶/日的水平,而2018年11-12月份的出口水平大约为800万桶/日。 

【美国11月预算赤字创历史同期新高】  美国11月政府预算赤字2049亿美元,预期赤字1990亿美元,前值赤字1005亿美元;2017年11月赤字1390亿美元。美国2019财年迄今(2018年10-11月)赤字3050亿美元,2018财年同期赤字2020亿美元。

【德拉吉:下调欧洲经济增速和通胀预期】  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表示,地缘政治、保护主义令经济面临下行风险,受外部需求走弱影响,经济动能料将放缓,不过,欧洲央行有工具解决任何未来的经济放缓和下行问题。此外,此次会议没有讨论再投资的特定时间,再投资计划上将维持灵活性。

【美国汽车经销商联合会:预计明年美国汽车销售将下滑】  美国全国汽车经销商协会(NADA)周四表示,明年美国新车销售料下滑,因利率上升和价格上涨可能促使消费者推迟购车计划。NADA预计美国2019年汽车销量为1680万辆,这将是2014年以来美国新车销量首次跌破1700万辆大关。NADA主席Wes Lutz在声明中表示:“如果激励措施继续下降,利率继续上升,消费者将面临巨大压力,他们的月供将不断上升。未来的利率水平将是个未知数”。
 
国内财经要闻

国内宏观
【明年经济政策“稳”字当头】  经济参考报头版评论文章称,明年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监管政策有望打出组合拳,货币政策会继续保持稳健,财政政策有望更加积极,金融强监管的方向没变但节奏和力度会有所趋缓。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本次会议并没有提及颇受关注的基建、减税、房地产等领域的相关政策,但这些问题也必然受到高度关注。

【中国经济处于下行周期,需要相对宽松的货币条件】  央行行长易纲在长安讲坛上表示,当前中国经济处于下行周期,需要一个相对宽松的货币条件,但宽松的货币条件必须考虑外部均衡,也不能太宽松了,因为如果太宽松,利率太低,会影响汇率。

【税收优惠政策出台机构吃下定心丸,业内期待细则明确】  日前就业内最关注的创投基金如何交税的问题,国务院常务会议发布了最新的决定,实施所得税优惠促进创业投资发展,加大对创业创新支持力度;这可谓是针对创投税收政策的顶层制度方案,尽管细则尚未出台,但可以肯定的是该项决议释放了国家对高科技创新产业的重视信号,让困扰创投行业多年的税收问题得以解决,增强了业内的投资信心,同时有机构人士也呼吁在创投基金投资的项目上市退出时也能获得政策支持,期待实施细则能明确,如何落实最为关键。(证券时报)
 
【旅游业已成中国支柱产业】  ①改革开放的40年,旅游业更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直至今日我国已经是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国之一;②初步测算,全年全国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9.13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4%;③旅游直接就业2825万人,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7990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28% 。(经参)

【新能源汽车明年有望高增长】  ①1月份至11月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分别完成105.4万辆和10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63.6%和68%;②对于新能源汽车实现百万目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陈士华表示,预计今年全年产销会达到120万辆,2019年会持续相对高速发展,较2018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至少增长40万辆。(经济日报)

国内股市

【A股三大股指全线上扬日K线三连阳,基建板块强势领涨】  A股三大股指周四全线上扬,其中沪指收盘上涨1.23%,收报2634.05点;深成指上涨1.43%,收报7808.04点;创业板指上涨0.73%,收报1348.50点,日K线都是三连涨。市场成交量略有放大,两市合计成交3048亿元,行业板块几乎全线上扬,基建板块强势领涨。 

国内楼市

【房贷利率或已见底:首套房停涨二套房回落】  根据融360监测数据,11月全国房贷利率方面,首套房贷款利率平均值为5.71%,今年首次停涨,持平上月;二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6.06%,较上月回落1BP。其中一线城市利率表现为回调,二三线城市中利率回调及利率微涨情况均存在。(21世纪经济报道)